Skip to main content
精選書摘

將心比心的臨終陪伴:「你不想承受的事,也別用在我身上」

By 2023-01-139 2 月, 2023No Comments

編按:當生命走到最後一刻,你希望受到什麼樣的照顧?

面對即將離世的家人,很多家屬會求醫療人員搶救到最後一刻,但對於臨終高齡的長者而言,這些所謂的「延命醫療」其實不是在延長生命,而是拖長了死亡的痛苦過程。

日本高齡醫學專家提出了善終建言,沒有插管、灌食、洗腎與人工呼吸器的另一種終老方式,希望讓每個即將臨終的長者擁有安詳辭世的尊嚴,而不是被五花大綁,全身插滿管子,痛苦異常地離開這個世界。醫療自主,才能沒有遺憾地道別,讓人生結束得更像一個人。

「你不想承受的事,也別用在我身上」

A女性因為衰老,身體已經到了無法吃任何東西的程度。於是我詢問她的女兒,是否要為母親進行延命醫療。當時她女兒如此回答:「平日我媽媽就常叮嚀 “可別給我做什麼延命措施,你要是不知道怎麼辦,就想想看,你不想承受的事,也別用在我身上”」。因此那位女兒婉拒了經腸道營養或中心靜脈注射等各種延命措施。只進行一天五○○毫升的末梢點滴,幾天後便安詳地離世。

「你不想承受的事,也別用在我身上」。在現行的高齡者臨終醫療界,是極為當頭棒喝,也發人省思的一句話。

將心比心的臨終陪伴

拜讀了專欄,讓我想起十五年前婆婆過世時的事。我先生是獨生子,身邊並沒有可以商量的兄弟姐妹。婆婆被宣告因為胃癌末期,僅剩下三個月的生命,先生一下子突然面臨要馬上決定婆婆該怎麼治療、該怎麼照護,陷入很大的迷惘中。後來我們決定要將心比心:我們自己想被怎麼照顧就怎麼照顧。

治療期間,好幾次碰到需要家屬馬上做決定的危急情況。當時我們的考量基準一直保持不變,結果婆婆大約兩周後就出院,在家裡渡過最後的時光。雖然被宣告只有三個月的生命,但她一直活到第一個曾孫出世,在家裡過了將近一年。

初次學習怎麼照護病患的我們,要下決心讓婆婆在家生活,當然有些許不安,但有訪問看護的制度從旁協助我們。醫師、護理師都會定期到家裡來探視。其中最讓穩定人心的,是醫師再三向我們提醒,一旦覺得在家照護很難熬下去,隨時可以將婆婆移送到醫院,這大大緩解了心裡的壓力。

因為我們沒有看護的常識,秉持用自己想受到的方式照顧婆婆,很害怕自己的想法反而會讓婆婆無法過得舒適。最後,婆婆在嚥氣前的一個月,都還和全家一起吃飯,一起愉快地聊天。

能夠靠瑪啡來控制住身體的疼痛,也是十分萬幸的事。雖然我們還是不知道由子女來照護婆婆是否真的是最好的方式…。而我們也一邊照料婆婆,一邊叮囑子女:「這就是以後我們想受到的照顧方式,要好好地看清楚唷」。──pontam

選擇自己想受到的照顧

在面臨為家人決定臨終期醫療的迷惘時,「選擇自己想受到的照顧」是非常好的觀念。和「你不想承受的事,也別用在我身上」是同樣的出發點。

我們會不自覺地掉入關心則亂的陷阱中,「不多吃一點怎麼行、不多喝點水怎麼行」,總是會勉強無法進食的家人,等到真的半點也吃不了了,接下來我們就會對他們做點滴或經腸道營養了。不知覺間,我們把自己的意願,放在比患者本人的意願更優先的位置上。

但是,即將踏上遙遠旅程的是患者本人,我們應當為他們著想,給他們更理想舒適的出發環境。


文章摘錄自《不在病床上說再見:帶著尊嚴離開的臨終選擇》,作者:宮本顯二, 宮本禮子|譯者: 高品薰|出版社:啟示出版


我要找人:到Care724平台自己挑選看護並線上預訂!均審核過身分證及一年內良民證
找醫院看護、居家照顧

我要接案:歡迎看護、居家照服員到Care724平台兼職自主接案,增加收入!加入優點
照服員加入接案

快速上手指南:找看護常見QA接案常見QA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