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復健科 黃毓文物理治療師
國際上將65歲以上人口比率達到7%、14%及20%,分別稱為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而我國已於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預計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輩常發生的跌倒意外,勢必成為重要的健康課題。因為跌倒除了常見的輕微軟組織挫傷外,約有5%至10%的長輩會導致骨折、頭部創傷、嚴重撕裂傷等傷害,甚至影響功能獨立,如何預防老人跌倒,不容輕忽。
老人跌倒4大高風險群
評估長者是否為跌倒高風險群,可參考以下指標:
- 視覺、聽覺、本體感覺是否有缺損:這三項感覺的整合有助於身體的直立姿勢控制,若有任一項缺損,便容易在姿勢變換時,瞬間失去平衡。
- 是否有肌少症的可能: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提出的標準,50歲以上成人量測小腿圍,男性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便需注意是否有肌少症,當失去平衡時,肌肉和關節的反應速度會變慢,就容易導致跌倒的情形。
- 血壓調控是否有問題:血壓的調節是身體能夠維持直立的要素之一,姿勢性低血壓容易使大腦的血液灌流量不足,導致暈眩感而跌倒。
- 是否有以下病史及症狀:心血管問題、神經系統問題、認知功能障礙、多重慢性病史、身體慢性疼痛疾病、睡眠問題、使用鴉片類止痛藥或安眠藥等,這些狀況都可能影響血壓調節、肢體動作控制穩定性、注意力集中情況等;尤其骨質疏鬆患者跌倒易導致骨折重症,更須特別注意防跌。
8個預防跌倒的注意事項
長輩若有上述容易跌倒的危險因子,建議應注意下列幾點,以減少跌倒機率:
- 有慢性病史者應定期回診,且按時用藥,生活作息穩定。
- 平日衣著建議穿包鞋或運動鞋、褲長不拖地、衣物舒適為原則。
- 確保居住環境的光線是否明亮、地面有無不平或濕滑情況、浴室等容易濕滑的地方是否有扶手、防滑地板等安全措施,還有行走空間是否淨空等。
- 家中椅子、床面的高度應適當,大約是長輩站立時膝窩至大腿間一半的高度較為適宜。
- 有暈眩症狀、姿勢性低血壓的長者,姿勢變化時,需養成停頓的習慣。
- 行走能力不穩定的長輩,應使用適合的輔具,支撐行走穩定性。
- 身體衰弱的長者,須檢視床邊至廁所的距離,如有困難可改用床邊便盆椅,減少如廁的風險。
- 勿久坐、久臥,每日維持適度站立及行走活動。
對於預防跌倒的議題,長輩若有任何問題,可洽詢復健科醫師與治療師。
(本文已獲轉載授權,原文來源:永耕醫訊110年10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