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新陳代謝科 蔡麗玉醫師
「肌少症」是一種肌肉量減少的疾病。美國營養學者Irwin Rosenberg早在1988年便提出肌少症的概念,意指伴隨老化所產生的肌肉質量減少,但直到2010年歐盟肌少症工作小組才提出肌少症的診斷標準,即肌肉量減少、再加上肌力減少或行動能力變差兩者之一。
肌少症的原因
歐盟肌少症工作小組將肌少症的原因分為三類:
- 原發性肌少症,即單純老化造成肌肉量減少。
- 次發性肌少症,因為活動力下降、長期臥床、失能、嚴重器官衰竭、癌症、內分泌等疾病造成肌肉量減少。
- 營養不良,吃太少、吸收不良、藥物造成厭食等導致肌肉量變少。
一般而言,人在40到70歲間,肌肉量每10年會減少約8%,70歲以後減少的速度則激增。因此,肌少症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的表現,不僅與肌肉骨骼系統的老化有關,也常是多重疾病或多種風險因子所導致的。
肌少症的診斷標準
臨床上,65歲以上老人,每秒行走速度小於0.8公尺(等於1分鐘48公尺、1小時2.88公里),或握力器測手部握力男性小於25~27公斤、女性小於14~16公斤,再加上肌肉質量小於特定臨界值,即可診斷為肌少症。
至於肌肉質量的測量,目前主要靠雙能量X光吸收儀、生物阻抗分析儀、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四種儀器,考量成本和輻射,由醫師判斷使用何者。
根據台灣本土研究,65歲以上人口,約3.9~7.3%有肌少症,女性2.5~6.5%、男性5.4~8.2%,男性略高於女性。相較於國外,60到70歲人口5~13%、80歲以上11~50%的發生率,國內的情況似乎較不那麼嚴重。
肌少症的高危險群
肌少症的高危險群包括:
- 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或感染症的患者。
- 體重過輕及肥胖者。
- 蛋白質攝取不足、活動量較少的年長族群。
肌少症會影響身體功能和獨自生活的能力,增加跌倒、骨折的風險,造成後續健康負面影響,例如功能退化、尿失禁、壓瘡、失能等。所以,年長者一定要注意防範,首先要有充足的營養,再配合規律運動,才能減緩肌肉流失、肌力減弱、肌耐力減少的風險。
如何預防肌少症
1、足夠的蛋白質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黃豆、牛肉、魚肉等。正常人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1~1.5公克,例如體重50公斤者,每天應攝取50~75公克蛋白質。很多老人認為飲食要清淡,或怕膽固醇高,而少吃肉類和蛋,反易造成蛋白質攝取不足。而蛋白質的量不僅要充足,還要平均分配在三餐,身體才能有效率的修補肌肉。許多人早餐很馬虎,尤其吃早齋的人,常是稀飯配醬瓜、豆腐乳,鹽分高又缺乏蛋白質;建議不論吃稀飯或土司,都應加個蛋或豆腐,或搭配牛奶、豆漿。
2、足夠的維他命D
調查顯示,高達80%以上的老年人有維生素D缺乏現象。維生素D的來源包括:皮膚經日曬合成,但老人體內的合成量會下降;飲食經腸胃道吸收,這部分不會隨著年齡改變,吸收後的維生素D會先在肝臟合成維生素D3,然後到腎臟轉換成活性維生素D3,但是老年人活化的維生素D3會隨年齡而下降。所以,建議老年人應適當多曬太陽或補充維生素D,有助提升肌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鮭魚、鮪魚、鯖魚、起司、蛋黃、曬過陽光的乾香菇等。
3、規律的運動
建議每週至少五次中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健走、騎腳踏車、太極拳等,運動應循序漸進,並量力而為。另外,每周至少2次中低強度的阻抗型運動,像是手臂訓練可以舉啞鈴或裝水的寶特瓶,每次20~30分鐘,兩次運動間要間隔48小時以上,最好有專業人士的指導與協助。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並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若要活得健康又有活力,千萬不能把走路慢、體力差、虛弱無力、站不起來等,視為理所當然,而須警覺可能是肌少症所引起,積極給予充足營養、規律運動,及早預防肌少症的發生,才能維持健康、好品質的老年生活!
(本文已獲轉載授權,原文來源:永耕醫訊109年10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