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糖尿病一直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ㄧ,不僅是老年人容易得到,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或是遺傳因素,罹患糖尿病的年齡也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像是不吃早餐、熬夜打電動、喝含糖飲料、高油食物、少運動等都是血糖控制不良的因素。
80歲的張奶奶糖尿病多年,被送到急診室時,白色的襪子已滲出血水,原來是因為天氣很冷,家人幫她準備了電熱器,奶奶將雙腳放在電熱器上,因奶奶不識字,溫度控制鈕轉錯方向,轉到了更高溫。但奶奶並不覺得燙,是孫子發現奶奶的襪子上出現血跡,雙腳底已燙傷。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易發生潰瘍壞疽,主要是因為周邊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加上感染所引起,所以是否有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等都需要定期安排評估。如果傷口不能癒合,出現壞疽,最後只能以截肢方法處理。但若糖尿病病患及照顧者能接受良好的衞教,包括戒菸、控制良好的血糖、血壓和血脂、適當的運動及做好足部的自我照顧,可以減少44~85%的截肢率,所以足部自我照顧對糖尿病病患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自我照護行為。
何謂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患長期高血糖所引起的足部問題,其症狀包括感覺異常(如麻或像螞蟻咬等)、刺痛、水泡、皮膚破損、潰瘍和感染等,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足部壞死、截肢,甚至生病危險。糖尿病患的足部問題常是因糖尿病引起的神經、血管病變或骨骼問題所造成,所以定期檢查足部,適當治療糖尿病並注意足部保健更加重要。
糖尿病人足部常見問題的評估
糖尿病患每年需要的足部檢查包括神經、血管、骨頭、皮膚、足弓狀況能等,也要讓醫護人員檢查配合保護足部的鞋襪是否適當。早期發現問題,才可以早期治療,預防問題惡化。糖尿病友應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足部檢查,由醫護人員為您做初步的足部檢查。
- 神經狀況:檢察足部感覺(冷熱感覺、痛覺和觸覺等)以確定是否有神經損傷。基本檢查包括以一根尼龍線輕觸足底、足背及趾尖,觀察是否能感覺到。也會用一支可半定量的音叉放在大拇趾處,看是否能感覺到震動的感覺。
- 血管狀況:檢查時可利用超音波等機器量測手臂及腿部血壓,看是否有血管硬化或阻塞等情形。
- 皮膚狀況:檢查足底、足背、腳趾,尤其是趾縫間是否有破損、水泡、潰瘍或紅腫等情形。
- 足弓狀況:是否有扁平足、高弓足等問題,可能引起足部壓力分佈不平均,造成受壓過大引起硬繭、潰瘍等問題。
Photo:Stocksnap
糖尿病人足部常見問題的處理
- 神經問題:對於神經損傷所引起的疼痛、感覺異常等問題,可以物理治療或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包括按摩、運動等,但必須注意適當的足部保護,以免因感覺較差造成其他傷害。藥物治療包括抗憂鬱劑、抗癲癇藥等,須由神經內科等醫師安排相關的檢查確認,才能對症下藥。
- 血管問題:可以使用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常用手術包括搭建血管或裝置血管支架等。藥物則包括血管擴張劑、抗凝血劑等。但良好的血糖、血壓、血脂控制才是增進手術後復原及血管保健最重要的根本。
- 皮膚問題:皮膚傷口需要定期清潔,局部消毒及使用適當的敷料以促進癒合。若是有感染或潰瘍嚴重,則需要手術清創或植皮等。
- 足弓問題,可能需要足弓支撐器或按摩等物理治療。或由物理治療師於鞋子內裝置適當的輔具減少不當的受壓。
糖尿病人居家足部保養要點
1. 每天洗腳及檢查是否有傷口(特別是指縫間):
每天用溫水和中性肥皂清潔足部,皮膚乾燥可使用乳液塗抹,但注意趾縫間不要擦乳液,以免吸收不良,引發濕疹或香港腳。避免用過熱的水,以免燙傷或皮膚更乾燥。每天檢查足部,尤其注意趾縫間,看看是否有傷口、膿皰、水泡、皮膚紅腫、雞眼或硬繭,保持趾縫間的清潔乾燥。
2. 注意趾甲修剪:
用趾甲剪順著指甲邊緣平剪趾甲;趾甲太硬可先泡溫水軟化或洗澡後再修剪;視力不佳者,請家屬協助修剪或用銼刀磨平。不要使用小剪刀自行修剪硬皮,可於泡溫水或洗澡後,用浮石輕輕磨除厚皮。
3. 選擇適當鞋襪,避免赤腳走路:
鞋子要選擇軟皮、合腳、透氣,但足跟的部分要能適當支撐足跟的低跟鞋,避免高跟鞋;至少準備兩雙鞋來替換穿。冬天可穿著毛襪或做足部運動來促進雙腳溫暖;不要泡過熱的水,可先以手或溫度器測試水溫,切記不可直接將腳放在加熱墊(或電熱毯)、熱水袋上,以免燙傷。不要赤腳走路或走石頭不平的健康步道。
選擇柔軟吸汗、白色棉質的襪子,萬一有傷口,才能容易觀察到。穿鞋子前,檢查鞋裡是否有小石子或異物。外出時不要穿拖鞋或涼鞋,因較無包覆性,可能增加受傷風險。
4. 多做足部運動:
坐著的時候,不要兩腿交叉或盤坐。適度的足部運動(如勃氏運動或走路)有助於增強足部肌肉強度及血液循環,也有助於血糖控制。
5. 發現皮膚有紅腫熱痛或傷口癒合慢,立即就醫:
有以下情形時,您應該找醫師檢查治療:會疼痛的雞眼、硬繭、指甲向內長或有傷口且癒合慢。勿自行購買去雞眼的貼布或自行修剪,造成感染或傷口。若已有傷口,每天觀察傷口的變化情形,下列情形需立即就醫,請醫師為您評估治療換藥的方式並按時返診:
- 傷口四週有紅腫熱痛
- 傷口範圍擴大
- 傷口分泌物增加或有惡臭味或顏色不正常(如黃綠色分泌物)
- 有寒顫、發燒情形
6. 良好控制血糖:
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於傷口癒合,規律依照醫囑服用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腸泌素,並配合在家測血糖,了解飲食、運動及藥物是否需調整。
足部照護貼心小叮嚀:五不及五要
(圖片來源:糖尿病衛教學會/民眾專區/寶貝您的雙足)
勃氏運動
(圖片來源:糖尿病對話網)
—–
作者:台大醫院糖尿病衛教小組 | 汪宜靜護理師
原文標題「糖尿病足-居家足部照護」,刊登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健康教育中心,已獲作者同意轉載。
我要找人:到Care724平台自己挑選看護並線上預訂!均審核過身分證及一年內良民證
找醫院看護、居家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