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精選書摘

外科醫師開刀,最怕碰到「這種人」

編按:外科醫師怎樣練刀法?開刀時最怕碰到哪種病人?年近80歲,行醫半世紀以上的仁康醫院院長康義勝,分享外科醫師不為人知的小趣事。

200年前沒麻醉,外科醫師需當「快刀手」

翻開中西外科醫學史,可以發現,西方外科醫學向來傲視東方,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爆發過兩次世界大戰,近億的傷重士兵需要救治,帶動影響整個外科醫學有了長足發展,隨著麻醉、無菌消毒和抗生素等發明問世,人們就醫不再「直的進去橫的出來」。

成功的外科手術有什麼必要條件?最重要的不外乎止痛、止血、以及預防感染這三件事。
要如何止痛?這就不得不提到麻醉。

兩百年前,當時沒有「麻醉」這玩意,外科醫師動手術,身邊的助手,主要功能是來「按住病人」用的。

那時病患被餵了威士忌之後,就被綁在手術檯上,當醫師的手上的刀一劃下,大部分患者立刻痛醒,眼睜睜看著自己被開腸破肚、切手斷腳,哭天喊地,痛不欲生,外科醫師只得在病患的哀號聲中,迅雷不及掩耳急急忙忙完成手術。

十九世紀之時,手術多半都在患者家裡執行。那時候人們對微生物沒有概念,不知道消毒的重要性,更別說使用抗生素了,尤其那時候根本還沒有麻醉,在「沒消毒、沒麻醉、沒抗生素」三無之下,外科醫師手術動得愈快,病人痛苦才會愈少。

直到一八四六年,美國牙科醫生摩爾頓發現了一個震驚世界的藥物—「乙醚」麻醉劑,之後過了相當一段時間,麻醉技術才愈臻成熟,也讓外科邁向新的境界。在麻醉技術尚未發展成熟時,醫生若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手術,可有效避免出血及術後感染,這也使得優秀的外科醫師無不以身為「快刀手」自豪。

苦練刀法,手速快又控制出血,縮短手術時間

我很早就立定志向走大外科,唸北醫時特別用心上大體解剖課,在醫院見習實習時,因為手頭拮据,我買不起較貼近人體質感的豬皮來練習手藝,只能克難地拿破布來縫縫補補,不斷練習手感和各式各樣縫法,也因為我的手很巧,當我和太太結婚後,家裡各種縫紉相關手工活,都變成是我的工作。

正因為我對刀法下過功夫苦練,所以我上手術檯,通常開盲腸大概半小時可結束,胃切除手術也可在兩個小時內結束。

控制出血是外科醫師必須下工夫的地方,當年已經有電燒技術,我做手術時,會花較多時間用電刀止血,大量減少病人的出血量,還記得有次膽囊切除手術,我只用了三塊止血紗布,並在半小時左右,就圓滿完成手術。

最怕碰到幫胖子開刀

就算這樣,外科醫師還是有特別怕接到的病人,就是體態豐腴過度的病人,也就是人們口中說的「胖子」。

體型肥胖患者的手術,從劃下去的那一刀,就是難關。試想,病患肚皮這麼厚,腹膜或腸繫膜也總是被黃黃油油的脂肪大軍包圍,光要「直達」病灶區,就會宛如走在迷宮中,不只是下刀要挖得很深,但更大的難關是要戰勝被脂肪層層包圍住或是本身已經變得很脆弱的血管,這些被脂肪大軍埋藏掩護埋藏的血管,就算經驗再豐富的外科醫師,有時也得費一番功夫才能找到要綁的血管,大大增加止血的困難度。

不只如此,被脂肪層層包住的血管,外科醫師必須先把脂肪分離開,才能紮實地把血管綁緊,有時就算綁了兩三次,還是會擔心不保險,但又怕用力過度,造成血管斷裂,總之,還記得每回完成體型肥胖患者的手術,走出開刀房,當天晚上我總會擔心血沒有止住而一夜難眠。

猶記得四、五十年前,外科手術設備粗簡,麻醉技術也不發達,當時主治醫師教我們開刀時,傷口一定要開得很大,皮膚開口夠大,關傷口時肌肉才能一層一層縫得完整仔細,有利於傷患復原。

不過,時代不一樣了,隨著顯微手術當紅,達文西手術、AI機器人都是外科醫師的大幫手,手術傷口愈小,病人也無需承受太多的疼痛,可以儘早回復正常生活,這樣的醫學進步就是追求人性化的必然。


文章摘錄自《關懷的力量:康義勝從醫的初心》|作者: 康義勝, 吳佳晉, 劉舒恬|出版社:釀出版


我要找人:到Care724平台自己挑選看護並線上預訂!均審核過身分證及一年內良民證
找醫院看護、居家照顧

我要接案:歡迎看護、居家照服員到Care724平台兼職自主接案,增加收入!加入優點
照服員加入接案

快速上手指南:找看護常見QA接案常見QA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