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便祕是長期臥床病人常見的問題。便祕原因是什麼?老人便祕怎麼辦?有什麼改善方式?本文提供5個護理技巧,幫助家屬或照服員好好照顧便祕長輩。
作者:恩主公醫院 社區護理組居家護理師 胡桂菁
便祕是一種症狀並非疾病,卻是長期臥床病人最常見的健康照護問題之一。居家護理個案因行動不便或肌肉關節問題,無法正常蹲坐馬桶,又因表達困難,未能及時在有便意時自由如廁,加上多重慢性疾病與用藥,導致便祕。
便祕易引發腹脹、腹痛、食欲不振、噁心及嘔吐等不適症狀,長期未改善更可能因糞便填塞、堆積而導致大便失禁、痔瘡、直腸脫出、廔管及急性腸穿孔等併發症,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徒增照顧者的負擔與壓力。
臨床上治療便祕的處置包含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有些病人使用藥物治療效果仍然不佳,經常需要以侵入性的灌腸及指診來協助排便,但似乎無法完全改善病人的狀況,反而容易使病人便祕、腹瀉輪流交替出現,甚至引發腹脹、腹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合併症,加重對病人身心健康的傷害。
預防便祕的重要性
便祕是腸道運動減慢而導致排便次數過少(每星期排便<三次),或是因為糞便乾硬而排便困難的現象,不僅會引發腹脹、腹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瞻妄及泌尿道感染等情形,長期未改善致用力解便還會導致痔瘡、肛裂、骨盆器官脫垂、肛門疼痛與出血等,也可能發生昏厥與心血管事件。嚴重的糞石阻塞會壓迫腸道壁,造成缺氧性潰瘍、腸穿孔及腹膜炎。
便秘分類及建議
影響便祕的因素
在飲食上的改變如含纖維食物攝取減少,水分攝取不足,加上食糜在消化道內的推送時間延長,水分過度被吸收及腸道肌功能衰弱,致使將糞便推擠到直腸的作用變差,因而產生糞便填塞或糞便失禁等問題。另外身體活動受限制、臥床不動、排便時缺乏隱密性、日常作息改變、長期使用會引起便祕副作用之藥物與依賴灌腸及行動不便或關節退化導致無法蹲坐馬桶,也會造成便祕。
非藥物處置便祕護理的策略
一、增加水分攝取約1500毫升
依體重計算一天所需水分,可準備有刻度水杯、水壺、保溫杯等,分配每小時所需水量如多少毫升,幾杯、幾壺或幾瓶,預防一次攝取太多而太飽不想飲用,避免含有咖啡因的茶類的飲料,目的在於增加腸蠕動,主要作用是因為纖維結合水分,增加糞便體積及軟化糞便。但心臟或腎臟疾病需限水者不適用。
二、適度的運動
適度的運動可增加腹肌及膈肌力量,促進胃腸蠕動和便祕的改善。以臥床長輩為例,照顧者可協助執行如定時翻身、腹部按摩、及每天被動關節活動等。
以下加以說明腹部按摩方式:讓長輩平躺後屈膝,腹部保持放鬆,按摩範圍介於雙側肋骨下緣到骨盆上緣,利用雙手掌或單手握拳順時鐘方向按摩腹部,按摩方向為順腸道位置(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如下圖。
▲腸道解剖圖及腹部按摩方向
最佳時機為早餐後休息三十分鐘以上,一天執行一次,每天固定同一時間重複按摩幾次,每次維持約五至十分鐘,持續至少二十八天,過程中需觀察個案是否有皺眉或疼痛情形,評估個案感受調整力道。
腹部按摩禁忌:腸阻塞、腹部腫瘤、腹部外科手術及放射線治療等皆不適宜。
三、高纖維飲食
成人一日建議纖維質攝取量為二十到三十克。富含膳食纖維的攝取在一到二週會觀察到排泄物較柔軟且易於排出,例如管灌個案可以選擇含纖維高的配方或增加果汁攝取。但纖維質的補充,對腸蠕動嚴重緩慢或水分攝取不足的長者來說,反而容易導致腹脹等不適。
四、益生菌及益菌生
益生菌經由改善腸內微生物生態平衡來促進健康,如嗜酸性乳酸菌及比菲德氏菌,可增加腸蠕動。益菌生是指膳食纖維及果寡糖,果寡糖幫助有益菌生長利用,產生有機酸物質刺激腸道蠕動及使糞便變軟。
五、肛門刺激
脊髓損傷者可運用肛門刺激使肛門括約肌鬆弛,促糞便排出。採左側躺,由於腸道的形狀,這姿勢會比較舒適和方便,以手指塗潤滑劑,輕柔做環狀刺激(約兩到三分鐘),至肛門放鬆為止。
接受治療、安排檢查
若有排便困難,且運用飲食及上述方法卻依然沒有改善的話,請應盡早就醫治療、安排相關檢查,才能找出原因,接受適當的處置,並請遵守醫師指示服用治療。
參考資料:
- 林詩淳、蔡坤維、陳妙文、辜美安(2018)‧老年人慢性便祕‧源遠護理,12(3),54-59。
- 楊慧珊、呂韻蘋、汪素敏、徐南麗(2017)‧運用腹部按摩改善長期臥床老人便秘問題之實證研究‧健康與建築雜誌,4(2),72-80。
- 謝昌成、蕭雅尤(2016).老人便秘.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1(2),59-66。
- New Health Guild(2014)。Large Intestine Parts and Functions。2014,取自:https://www.newhealthguide.org/Function-Of-Large-Intestine.html
作者簡介 恩主公醫院 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曾任職於淡水馬偕紀念醫院急診護理師、國泰綜合醫院血液透析室護理師,專長為護理臨床照護。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