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恩主公醫院 皮膚科主任 王綺嫻
臺灣有將近110萬名失智或失能患者需要被照顧,這些患者皮膚上的變化常引起照顧者的擔憂及困擾,3管(鼻胃管、尿管及氣切管)的皮膚照顧、壓傷的預防及疥瘡的治療與防治,都是家屬及照顧者相當關心的課題……
3管皮膚照顧
鼻胃管、尿管及氣切管周圍的皮膚非常脆弱,管子本身對皮膚會造成刺激,摩擦破皮也會增加皮膚感染的風險。
照顧方式
- 清潔:用棉棒沾取生理食鹽水清潔,從管子和皮膚接觸部分開始清潔,漸漸往外進行。除非醫護人員指示用其他藥水,一般而言使用生理食鹽水即可。
- 擦乾:用乾淨棉棒或毛巾拍乾患部,棉棒建議用滾動方式,減少皮膚刺激或傷害。
- 以上照顧,一天應進行一次或兩次。
- 如果管道周圍皮膚有紅腫或分泌物,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壓傷的預防
- 兩小時翻身一次:組織缺氧一至二個小時,就會開始壞死。每兩小時翻身一次,可以有效預防特定部位受到壓迫。
- 善用枕頭:枕頭可以有效減輕物體之間的壓力。患者的後背、腳踝處和兩腿之間最好都有枕頭,以降低皮膚受到壓的可能性及強度。
- 保持肌膚乾淨及適當的溼度:皮膚過度潮溼則摩擦力增加,過於乾燥則容易有小破皮。換尿布時,應確認皮膚都有擦乾,沐浴洗澡後應適度塗抹乳液。
- 運動:運動可以有效增加運送到組織的含氧量,降低褥瘡的機會。有些臥床患者並非全身都不能動,應鼓勵患者適度運動可以動的部位。全身都無法動彈的患者,則應該由照顧者幫病患被動式運動。抬起手或腿,並適度按摩,可以增加組織的養分及氧氣。
- 移動患者時請拉床單,不要拉扯患者,以減少患者皮膚摩擦破皮或皮膚擠壓。臥床患者皮膚只要有發紅的情形,就要提高警覺。勤翻身,或就醫診治使用藥物,可以避免褥瘡發生或惡化。
疥瘡的治療與防治
皮膚感染疥蟎,導致全身散在性紅色丘疹,可能合併水疱或小膿疱,稱作疥瘡。容易發生在人體皺摺處,例如:手指縫、腳趾縫、腋下、股溝。
治療選擇
一、口服藥物
優點為投予容易及不具刺激性。有些臥床病患全身攣縮或僵硬,或身上有尿管、引流管、靜脈留置管等管路,根本無法將外用藥順利塗抹在全身的皮膚,此時口服藥物的投予就相對容易許多。此外,大部分治療疥瘡的外用藥物,對皮膚都有點刺激性,用在皮膚很薄的長者或身上有傷口的臥床患者,可能產生皮膚紅腫的現象,或導致擦了藥物反而更癢。
必須提醒大家,口服藥物無法殺死蟲卵,因此隔一至二週需再服用第二次療程,以確保完全去除後續孵化的疥蟎。
二、外用藥物
重點是擦得到的地方才有效,停留的時間也要足夠才有效。疥瘡外用藥物必須塗抹在脖子以下全身的皮膚,停留八至十二小時後再沖洗乾淨。如果皮膚有太多地方被抓破,塗抹藥物後非常刺痛,導致無法順利使用外用藥物,建議和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提醒大家不要求好心切塗抹太多藥物,或擅自延長塗藥時間或增加塗藥頻率,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預防感染疥瘡
住在安養中心的臥床患者,或無法自由表達意志的患者,是最常感染疥瘡或延誤治療的族群。前去安養中心探視或照顧患者時,接觸病患前後都要洗手,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風險。醫護人員或照顧服務員幫病患拍痰、翻身、洗澡、餵食、換藥時,應注意洗手及無菌原則,才能保護自己及其他病患。如果有病患罹患疥瘡,應採隔離措施,以免傳染給家屬或其他患者。
疥瘡有可能經由共用衣物、毛巾或床單導致感染。衣物可用攝氏六十度以上的熱水燙十分鐘或用熱水煮過再清洗,棉被或無法煮過的衣物,可以包好後靜置一至二週不要使用,等疥蟎死亡,清洗乾淨後再穿。
作者簡介 恩主公醫院 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務管理學碩士,曾任職於臺大醫院皮膚科、萬芳醫院雷射美容中心,專長為一般皮膚疾病、痤瘡、乾癬、異位性皮膚炎、果酸換膚、小型美容手術、痘疤磨皮、雷射治療、色素斑治療、肉毒桿菌注射。 |
(本文已獲轉載授權,原文來源:恩主公醫訊 109年2月號第282期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