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照顧技巧

衰弱老人心理輔導和支持

老人衰弱症

作者:高醫精神部 黃美鳳 助理教授

85歲的王老太太長期有糖尿病,過去都在家庭醫學科規則就診,血糖也控制在標準值之內。但從去年因為跌倒住院後,就開始覺得體力越來越差,做事情提不起勁,胃口不好、體重整年下來減輕了五公斤,回診時醫師做了詳細的檢查,表示血糖控制還好,不是糖尿病惡化,也沒有其他癌症相關問題,但要注意是不是「衰弱症」。王老太太心想這是不是很嚴重,自己會不會很快被送去安養院,擔心到晚上失眠睡不著,因此被女兒發現帶來就診。

「衰弱症」的問題這幾年才逐漸被重視,常常合併肌少症,也可能經常跌倒。一旦遇到特殊的事件或壓力,則容易造成後續的失能及依賴性增加,面對這樣的改變,老人家可能會出現憂鬱、焦慮等情緒反應,如何讓其不要過度擔心,是我們需要努力的。

首先,要讓老人家了解,「衰弱症」會隨著年紀越大越容易出現,目前已經是老齡化社會,面對老化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它是一種狀態而「非」疾病,可以透過完整的評估來排除可能的原因,或者找到一些可治療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等慢性疾病,經過治療後是可以改善的。如果沒有相關疾病,透過適度的運動增加肌力,再加上足夠的營養補充,是可以改善甚至回復的,讓老人家減少不必要的擔憂。

接著需要了解衰弱老人的情緒狀況,老人原本就是憂鬱的高危險群,可能因為年紀大、行動不便、身體不好而產生一些負面思考,覺得沒人關心、生活沒有意義、感覺自己拖累家人,甚至有輕生的念頭。而衰弱症可能會讓這樣的狀況更加惡化,他可能表現出來常常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或者很多的身體抱怨、發牢騷,這時家人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去詢問他的想法,了解他的感受,多與其互動,陪伴並同理他的情緒,讓他感受到關心。若有明顯的憂鬱症,除了藥物治療,也可以進一步安排心理治療,一起找出可能有的災難化思考、情緒性推論、過度類化等等思考謬誤,來改善他的情緒。

最後,如何減壓也很重要,除了上述提到減少非理性的思考,也可增加其自我肯定行為,或者教導腹式呼吸以協助其放鬆,改善自律神經。培養並實踐健康的生活是最重要的,要鼓勵老人家有均衡營養、充分休息及適度的運動,同時也協助定期就醫以維持慢性病的控制,如此多管齊下,才能減少衰弱症的惡化。

(本文已獲轉載授權,原文來源:高醫醫訊第40卷第9期 「老年醫學與衰弱症」專刊

更多老人衰弱症照顧技巧

Leave a Reply